欢歌赞劳模 唱响新时代
劳动托起中国梦——河北省职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节目”在河北会堂精彩上演
■特别节目现场 本报记者郑荣玺摄
“祖国,我是您新时代的工人,创造着您的创造、见证着您的崛起”“我们都是追梦人,涓滴之力终将汇成奔腾巨浪”……欢歌热舞、激扬吟诵、深情讲述,4月29日晚,“劳动托起中国梦——河北省职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节目”在河北会堂精彩上演。
“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我把光辉融进祖国的星座……”一曲激昂的歌舞《祖国不会忘记》拉开了特别节目的序幕。特别节目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我省劳模和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细节展现了“大国工匠”们的精湛技艺、突出贡献,以及背后的汗水和付出;热情讴歌了我省工人阶级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发挥的主力军作用。
工人伟大铸就中国梦想,劳动光荣谱写时代华章。特别节目以劳动者为主角,以正能量为基调。《我是劳动者》在不同的场景下,展现了“90后”卡车女司机、建筑工人、小区保安员、商场导购员、“90后”快递小哥的工作情景,生动表现了平凡劳动者在十九大精神感召下敬业奉献的精神;《新时代的八大员》以欢快的说唱和舞蹈,展现了新时代八大员为民服务、践行理想的崇高追求;《劳动托起中国梦》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现了码头装卸专家宋涛、农业技术员康爱国、油气管线焊接大师张鹏、反扒干警刘亚斌、消防机器人研发工程师孙宁、京剧脸谱非遗传人焦影明等人的事迹,感人至深。
“高风昭日月,亮节启后人……”低沉肃穆的诵读,把现场观众带入对闻名全国的河北劳模吕玉兰的回忆中,而她与习近平总书记真诚交往的同志情、姐弟谊也已经传为佳话。这篇习近平总书记怀念吕玉兰的文章,将历久弥新的玉兰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而随后吕玉兰的妹妹吕玉霞的现场讲述,让吕玉兰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让人高山仰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能够把天线的精度用手工打磨到0.002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四十分之一,做到这一惊世之举的人,就是大国工匠、中国电科54所钳工夏立。“我见证着国家通信技术的发展,在一次次的攻坚克难中,我这个曾经的小学徒快速成长为高级技师……”随着夏立的娓娓道来,他的成长经历如电影般重现,对“平凡孕育伟大、坚持创造奇迹”作出了最好的注解,也有力地印证了那些身怀绝技的“大国工匠”们光鲜亮丽的背后总有不为人知的辛劳、艰难和执着,深深感染了在场的人。“今后,我将带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继续追求卓越,把职业当事业、把事业当信仰,践行新时代的职业精神,做新时代的大国工匠!”夏立的话赢得了现场雷鸣般的掌声。
晚会气氛热烈,掌声阵阵。“曾经问过多少回,人生究竟谁最美?勤劳善良的你最美,流淌汗水的你最美……”一曲《最美》,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本次特别节目表现手法丰富,艺术形式新颖。舞台设计突出劳动元素和场景,演员服饰体现职业特色,让人备感亲切,耳目一新。除了歌曲、舞蹈、朗诵等常见形式外,还设计了“工匠对话”、“视频讲述”、“情景剧”等新颖形式。同时,增添了不少展现普通劳动者感人故事和反映当代工人阶级风貌的现场讲述和采访。特别节目主题鲜明、积极向上,感人至深、震撼心灵,鼓舞斗志、催人奋进。
“我们都是追梦人,千山万水奔向天地跑道……我们都是追梦人,在今天勇敢向未来报到……”随着台上台下同唱《我们都是追梦人》,特别节目在激越的歌声中落幕。而这曲劳动的赞歌,将长久回荡在劳模们的心中,成为一把熊熊燃烧的精神火炬,为他们注入强大精神动力,鼓舞他们继续砥砺奋进。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与会劳模将以本次表彰为契机,带着坚实的梦想、火热的干劲、高昂的士气回到各自岗位,在各行各业发挥示范作用,激励引领全省广大职工群众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征程中建功立业、彰显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