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纪实
更新时间:2021-12-04 09:08:00点击次数:21101次
传承劳模工匠精神 搭建技能人才聚集平台
——常建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纪实
涞水金隅冀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常建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始终秉承“创新驱动、价值优化、瞄准产量、提升效益、服务现场、破解难题”工作理念,明确“学习、培训、研究、创新”四大功能,紧紧围绕生产任务目标,依托平台优势,发挥群体智慧,针对各项制约生产的难题、重点和关键点,开展立项攻关等创新创效活动。自2019年成立以来,创新工作室完成创新课题12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2项,培养各类技术型人才20余人,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720多万元,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县域经济及京雄保一体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以创新工作室为培育摇篮,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 创新工作室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充分依托企业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搭建党建引领、职工参与的工作平台,调动职工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技术发明的积极性,为企业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创新工作室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发挥劳模和工匠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业务讲解、职工大讲堂、专题讲座、岗位练兵、师徒协议等多种形式,将技术骨干长期积累的技能工作经验传授给普通职工,从而提高相关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升高技能人才团队整体工作效益。几年来,共培养了工程师9名,助理工程师5名,技师1名,中级工18名。目前工作室5名技术人员正在申报评审工程师。 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党员常建峰带领团队,确立了“产研结合、自主创新”思路,围绕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生产实际需求出发,制定创新项目计划,力争每一个创新想法都能建立一个研究课题,每一个研究课题都紧扣生产优化需求。紧盯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战略,研发前沿领域产品,为雄安新区重点工程试生产PO52.5水泥,满足了重点项目的生产需求。在生产一线,对电机滑环红外测温技术进行了改造,为避免故障停机,节约了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这些创新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为公司稳定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三、以创新工作室为发展平台,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创新工作室成员始终坚持求实、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挖掘生产需求,解决生产难题,协同创新前瞻技术,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先后自主完成了《国产云技术在水泥行业控制系统的应用》、《特种催化还原法复合脱硝工程》、《电机滑环红外测温技术在水泥行业的应用研究》等攻关课题。其中《国产云技术在水泥行业控制系统的应用》、《电机滑环红外测温技术在水泥行业的应用研究》等32个项目获得实用专利,《电机滑环红外测温技术在水泥行业的应用研究》荣获金隅集团经济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截至目前,创新成果累计为企业创效720多万元,提高了行业竞争力,有力助推企业创新绿色发展。
市总经济技术部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