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保定市www.365466.com_365bet登录地址_365体育app安装 > 工运要闻
        工运要闻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保定市www.365466.com_365bet登录地址_365体育app安装 > 工运要闻 > 正文

        党政主导,共识成就工作格局——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述评(一)

        更新时间:2012-02-02 11:26:00点击次数:57811次

        党政主导,共识成就工作格局——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述评(一)


          18个大会发言材料中,有5个是市委、市政府的,讲述的主题是如何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经验交流会上,这一从未有过的新气象,让与会的工会干部们倍感惊喜。

          “建立健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职责”、“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党委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政应把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纳入全局进行统筹推进”……

          诸如此类的主张,曾经可谓工会干部们的“奢望”,如今,却由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掷地有声地提出来。

          另据了解,在全国省级党委、政府中,目前已有20个就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下发或转发了文件,7个召开专门工作推进会议,26个将工资集体协商纳入本省“十二五”规划、政府目标考核体系,7个颁布实施有关工资集体协商的地方法规,22个以三方名义联合下发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文件。

          种种信息都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党政主导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乃大势所趋

          在河南,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是各地党政的“一把手工程”,不仅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而且列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为此,河南省委省政府和18个省辖市全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三次对18个市、50个县(区)进行督导检查,并拿出1060余万元专项奖励资金。

          对于一向被视为由工会推进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河南省各级党政何以如此用心出力?其背后的缘由并不复杂——从河南省www.365466.com_365bet登录地址_365体育app安装上报的全省企业职工收入分配状况调研报告中,省委深刻认识到了通过工资集体协商推动解决职工收入分配问题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继而明确将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定位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中原崛起的一项全局性工作”。

          其实,各地党政对于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都有着类似的认识过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劳动关系对于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性作用和地位日显。但让各级党政颇为挠头的是,当前劳动关系领域已经出现重大变化,特别是由于劳动者工资没有随企业发展、经济增长而公平合理增长,导致劳资矛盾凸显,直接影响了劳动关系和谐,进而影响到企业发展、社会和谐。

          有关信息显示,自2008年以来,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立案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一直高位运行,2010年达到128.7万件,其中逾80%为因劳动报酬、社保福利等劳动经济权益引发的劳动争议。显然,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解决好工资收入这一核心问题,成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正基于此,党和国家在战略部署上把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摆上重要位置,不仅强调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而且将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作为重要任务列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并提出了目标要求。

          可以说,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已是形势所需,大势所趋。

          目前,各级党委和政府纷纷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党委政府工作目标,将其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并建立完善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目标责任制,与党政其他工作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考核。

          这,无论是对劳动者个人来说,还是就全社会而言,都不啻是个福音。

          基于共识的主导作用更积极

          在此次全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经验交流会上可以感受到,促进各地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形成党政主导工作格局的,不仅仅是形势使然。

          事实上,在实践中越来越尝到工资集体协商带来的“甜头”,以及对于工资集体协商的认识日益深刻、到位,使得各地党政在推进这项工作时更加地发自肺腑、心悦诚服。

          沈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在会上坦言,在过去一个时期,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尽管法律明文规定、实践迫切需要、职工翘首期盼,但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贯彻落实情况也不好,结果是因工资分配问题引发的劳资纠纷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今年上半年,全市以工资条款为核心内容的集体合同覆盖面达到95%,一线职工工资增长12.7%,涉及劳动关系的信访案件下降33.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5.6%。”

          在感受工资集体协商对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积极效应的同时,各级党政逐渐摒弃了诸如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会削弱劳动力成本优势、影响投资环境等“见物不见人”的认识误区,特别是各级政府,日益在工资集体协商中担纲起其应尽的督促主导责任。

          众所周知,在劳动关系的协调处理中,政府担当着仲裁者的角色。因此,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社会条件,有针对性地制定方针政策和协商的程序规则,为劳动关系双方依法有序地开展集体协商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原本就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从各地的实践来看,政府能否切实发挥督促主导作用,是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能否切实打开局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性因素。凡是政府重视、督促主导到位的地方,这项工作就能开展得好、推进得顺利,就能在实现劳动关系和谐发展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四川眉山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中,不仅将其纳入对区(县)党委、政府和园区及市级有关部门专项目标考核内容,还专门明确了市和区(县)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的职责任务,即工会履行主抓职责、人社部门履行监督执法职责、经信委履行督促指导职责、工商联履行规范引导职责,以此进一步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努力实现“2011年全市国有企业100%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协议,10人以上的2338家非公企业工资集体协议签订覆盖率达90%以上,力争达到95%,提前2年实现全总、省总提出的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目标任务”的工作目标。

          当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强调党政主导,同时也亟须企业、职工、工会和社会各界的协调配合、共同努力,以真正形成党政主导、三方协作、工会力推、企业和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

          但无论如何,基于共识形成的党政主导格局,依然是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最为重要的保障。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