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广大职工在温暖之路上走得更加坚强 ——纪念全国工会送温暖活动开展二十周年、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十周年 |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资源,比赢得民意更持久。肩负着党和政府的厚望,承载着亿万职工群众的重托,中国工会发扬扶贫帮困、互助互济的光荣传统,自觉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职工群众的需求,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温暖和帮扶工作,走出了一条充满爱心、充满阳光的温暖之路。 1月5日,全国工会送温暖活动开展20周年、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10周年座谈会隆重召开,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对广大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的亲切关怀,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典型,这对于进一步开创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新局面,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工会开展送温暖和帮扶工作,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积极主动地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细致地做好新时期职工群众工作的一个创举。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和中国工会十四大以来,各级工会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使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从“两节”期间的走访慰问活动发展为经常性、多层次、多样化的帮扶,切实推动解决职工群众特别是困难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职工群众的心坎上,在密切党和政府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落实、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是工会贯彻落实我们党的宗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工会把大力保障困难职工基本生活、努力满足广大职工需求作为崇高使命,协助政府扩大就业,推动社会保障健全完善,推进扶贫解困,努力解决职工群众生活、上学、就医、住房等方面困难,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同时,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积极实现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体系的有效衔接,切实发挥了拾遗补缺作用。 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工会发挥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桥梁纽带作用的有效形式。各级工会通过送温暖和帮扶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到困难企业中去,到困难群众中去,察民情、访民意,及时解决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的实际问题,既把党的关怀带给困难职工,又进一步增强了广大职工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 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是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互助友爱传统的发扬广大,是工会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的重要举措。各级工会通过送温暖和帮扶工作,整合各方面资源,挖掘各方面潜力,开展生产自救和互助互济活动,为困难企业和职工群众排忧解难,把广大职工更好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工会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各级工会通过送温暖和帮扶工作,积极推动和协助政府落实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和重大举措,努力推动形成功能完备、体系完整、制度健全、覆盖全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帮扶体系,切实维护职工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权益,充分发挥了工会在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荏苒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回望光辉历程,弥足珍贵;展望美好未来,使命在肩。今天,中国工会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秉承中国工会的光荣传统、肩负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前进,切实把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坚持好、发展好,谱写无愧于时代的绚丽华章,让广大职工在温暖之路上走得更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