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保定市www.365466.com_365bet登录地址_365体育app安装 > 工运要闻
        工运要闻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保定市www.365466.com_365bet登录地址_365体育app安装 > 工运要闻 > 正文

        政协工会界委员聚焦“后劳务派遣时代”——堵截“假外包、真派遣” 防止“外包”造成新歧视

        更新时间:2014-03-05 09:06:00点击次数:1783次

        北京3月3日电 (记者郑莉 邹倜然)记者调查发现,对于《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和《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劳务派遣工普遍寄予较高期待,认为身份转正指日可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务派遣工的焦虑心理与日俱增,许多人担心被辞退或变成业务外包。对此,工会界委员呼吁:防止“外包”造成新的身份歧视。

        “我们应密切关注法律颁行后劳务派遣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关注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用工动向。加强部门合作,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督促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切实遵守《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各项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全国www.365466.com_365bet登录地址_365体育app安装原副主席徐振寰委员将提交相关建议,呼吁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全国政协委员董秀彬注意到,许多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的企业正在审慎实施规范用工的方案,比如依法使用规范的劳务派遣机构,将部分劳务派遣工转为合同制用工,依据工龄、素质、贡献提高劳务派遣工的工资收入,从职业培训、社会保障、福利待遇、人文关怀、职业生涯发展等层面缩小劳务派遣工与正式职工的身份差距等。特别是,企业工会全程参与用工制度的制定,尽可能多地保障派遣工的权益。

        但这些政策推进的程度和范围依然有限,直接导致劳务派遣工的心理产生变化。据中国国防邮电工会调查,抵制外包、害怕外包逐渐成为劳务派遣工的普遍呼声。许多劳动者认为,一旦被外包将面临自身权益受损、社会地位下降和精神层面创伤等多种窘境。因此,劳务派遣工的心理底线在逐步降低,甚至认为“只要不被外包,是不是派遣工无所谓”。

        劳务外包是指企业将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内容发包给相关机构,由其自行安排人员按照企业的要求完成。

        事实上,业务外包确实成为企业应对规范劳务派遣“新政”的主要对策之一。据了解,目前个别外包公司实际“操盘人”仍是用工企业派出的人员。由于外包市场成熟度较低,同时缺少法律规范,职工一旦被外包,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权益将会出现怎样的状况,仍值得研究。

        如何有效堵截“假外包、真派遣”等规避法律的行为?政协委员们建议,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外包业务,培育适应市场机制的规范的外包企业;同时,严守外包和劳务派遣的界限区分,加强执法检查力度,防止劳务派遣公司通过“套牌”摇身变成外包公司。

        “适时对依法规范劳务派遣工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执法检查。”全国政协委员郭稳才建议,以《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为依据,以国有企业为重点,对用工单位、用人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工的范围和比例、落实同工同酬待遇、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协议的订立和履行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正反典型,纠正存在问题,坚决把劳务派遣关进法治的笼子里。

        知法方能守法。对此,徐振寰委员建议,把《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纳入工会“六五”普法重点内容,全面部署,深入企业,深入社区,深入到职工群众特别是劳务派遣职工中宣传,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同时,进一步出台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使劳动用工真正走上“规范化轨道”。

        (编辑:)